焊接科技工作者風采 │ 記上海市焊接學會楊上陸理事
上海市焊接學會全媒體特別推出《焊接科技工作者風采》宣傳活動,擬營造學先進事跡,做先進焊接人的氛圍。從本期起,我們將分期對學會優秀理事、會員進行推送。讓我們一睹他們的風采。
楊上陸一直堅持應用是檢驗技術好壞的唯一標準。他經常對年輕工作者和學生說:“做應用基礎研究及產業化技術開發需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只有做好應用研究才有可能突破核心關鍵技術”“科研工作者一定要走出實驗室,下車間、上產線,一定要把科研成果用到祖國大地上去。”楊上陸常常帶領團隊前往生產一線,了解工業界的真問題、真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科學研究,以應用基礎研究為基礎進行技術發明和專利群布局。過去6年多時間,楊上陸已經走訪了上百家企業,走訪過程中堅持與一線科技工作者和工人交流,了解企業所面臨的難題。他在培養年輕科技工作者和學生堅持采用“以戰養兵”,選題都是來自行業真需求,要求年輕人在一個方面上堅持3-5年。通過對實際問題理解和研究,培養年輕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技術應用難點有一定的認識,培養他們的體系化能力。
楊上陸常說:“我們做應用技術研發的人,一定要讓成果到產線上接受用戶的考驗。”
工業生產中常常伴隨著復雜的不確定因素,和實驗室穩定的環境有著巨大的差別。很多時候,實驗室驗證成功了,但是到了生產現場卻頻頻出問題,失敗總是長時間伴隨著研究全過程。楊上陸認為:必須要給團隊成員試錯的機會,失敗是應該被寬容的,因為真正的大創新必然伴隨著巨大風險,“寧要光榮的失敗不要平庸的成功”。鋁合金難以電阻點焊困擾了工業界30-40年,為解決這一問題,楊上陸組建了一支以年輕人為主的攻關團隊。團隊在開發牛頓環®鋁點焊技術過程中最初遇到的一個難題就是:電極帽在產線上就遇到了加膠點焊時焊接質量不穩定的難題,因為生產中的涂膠通常不均勻,并且冬天低溫下膠水的流動性大幅降低,有時候就出現焊接過程不穩定甚至炸槍現象。這個情況使得沒有應用經驗的年輕團隊成員頗受打擊。楊上陸就鼓勵成員們應有不怕失敗迎難而上的精神,最終在團隊齊心協力之下,經過大量的焊接試驗之后,終于總結出了一個適合牛頓環®電極帽加膠點焊的工藝方法,為這個科研成果的產業應用鋪平了道路。經過5年多的努力,如今,團隊所開發的牛頓環®電極鋁點焊技術已可以實現不同鋁合金的高質量連接,被廣泛地應用于汽車、儲能、半導體等行業。
團隊最新研發的“多合一”鋁硅鍍層熱成形鋼免去鍍層激光拼焊的專用焊絲以及工藝技術實現了高速拼焊條件下的高質量連接,完成了六家主流鋼廠材料的測試。在世界公開報道中,這是第一個能夠實現各種鋁硅鍍層熱成形鋼無須去除涂層可直接激光焊接的創新方案,已實現批量生產和規模化應用。同時,使用該技術焊接的汽車拼焊門環件也通過了相關的技術測試。這個技術的成功應用突破了主流方法需要去除涂層,推動了我國新能源汽車和汽車用鋼的發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和激光智能制造技術研發中心簡介
激光智能制造技術研發中心目前有職工和學生28人(職工17人,具有博士學生11人,其中正高2名,副高7人,研發工程師9人),團隊一直以來以解決業界所需和應用到工業為科研的出發點和終點,以通過技術持續創新和為社會創造價值為理念,不斷探索,持續創新,聚焦航空航天、船舶、核電、汽車、軌道交通等“高、精、尖”制造領域,針對新材料、難加工材料為基礎的輕量化高性能結構制造所需,開展應用基礎研究,突破激光制造和先進連接中的核心關鍵技術,開發高端裝備,構建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新結構的激光制造技術新體系,為行業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實現1+N產業技術帶動行業發展和輻射,已實現數項技術規模化應用,賦能傳統產業升級和助力新興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