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共同守“滬” —上海市焊接學會理事單位在行動(八)
三月以來,面對肆虐疫情的挑戰,上海市焊接學會理事們所在的單位,一手抓抗疫,一手保運營,堅守在抗疫生產第一線。
上海市焊接學會理事單位上海鍋爐廠廣大黨員、干部帶領員工“逆行”返廠,800余人實行封閉管理,堅守崗位,用實際行動踐行上鍋“人品、精品、卓越”的價值導向,為“共創蒸蒸日上的生活”而奮力拼搏。
工藝處(一):“逆行”返廠保生產
根據區域疫情防控要求,廠區需進行封閉管理,3月14日,工藝處副處長、上海市焊接學會會員李路陽,帶領員工朱滬疆、楊雨亭、顧為民等人在做好個人防護后“逆行”返廠,加入“防疫經營”兩手抓的“大潮”中。這支由黨員領導干部組成的“先鋒隊”,在積極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還承擔起了跨專業工作“萬金油”角色,有人頂替車間機加工工段居家辦公同事做起了“臨時工”,有人緊急自學成材做起了“檢查工”,有人跑上跑下做起了電腦外送“搬運工”……
一面鮮紅的黨旗、一張簡易的行軍床、一床暖和的棉被,筑成了防疫經營的戰斗堡壘。“疫情不下線,我也不下線”,他們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工藝處(二):線上線下發力打好工作組合拳
每天清早技術部工藝處辦公群里的“小廣播”開始公告當天的工作事項,這也是工廠實施封閉管理后,工藝處形成的新的工作機制。工藝處處長、上海市焊接學會理事傅育文每天上午8:30主持召開每日例會,傳達公司防疫工作要求,部署部門工作任務。
雖受疫情影響,大家不能面對面辦公,但也為工藝專家留出相對獨立的空間仔細思考各類技術細節。比如制定某試驗件的方案中,各專業人員分工明確,有人繪制模具圖、有人搜集各類文獻、有人與鍍鎳廠家交流成本與周期……再經過2個多小時的視頻討論,各類信息得到了有效互通,下步工作行動項清單也進一步明確,為后續新產業市場的開拓奠定了基礎。
越在困難時期越要咬緊牙關。下一步,工藝處將進一步銜接好線上線下工作,更好地打好工藝服務的組合拳。
訂單管理部:服務客戶“不暫停”
面對上海疫情的“倒春寒”,訂單管理部根據公司“防疫經營兩手抓”的要求,動員黨員干部、核心骨干響應黨委倡議,確保服務客戶“不暫停”。
無論是居家線上辦公,還是駐廠線下工作,訂單管理部銷售、計劃、項目及服務四個條線的員工開足馬力,白天對接客戶溝通情況、了解需求,晚上視頻會議對接任務、商議方案,有序推動各項工作按原有節點進行。
其中,不少干部黨員克服困難駐廠辦公,如項目處副處長齊繼昂從3月15日起就駐扎在辦公室,持續跟進部門跟蹤項目,傾聽客戶需求并及時給予反饋;項目室副主任陳臻在疫情防控條件允許下選擇了“逆行”回廠,協調處理多個項目的交貨事宜,確保項目執行節點。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部門目前各項工作不斷不亂、有序推進。
電廠服務部:服務電廠“不打烊”
在疫情管控下,電廠服務部有一批黨員、骨干在得知全廠封閉管理的情況下,為確保“項目問題有人管,電廠急件有人接,備件運輸有人發”,自發逆行回廠,駐廠辦公,真正做到疫情之下“電廠服務不打烊”。
這9名駐廠人員都來自于“24*365”緊急服務黨員突擊隊,承擔著各大電廠的改造及應急備件的服務任務。而在這一刻,面對著這波疫情給項目帶來的嚴峻考驗,這支突擊隊又一次搶在第一時間沖鋒陷陣。
為確保備件及改造項目有序進行,落實10多個項目的設備供貨,不耽誤21個緊急項目的節點要求,突擊隊駐廠反復與業主溝通協調,在公司產能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情況下,盡可能確保生產供貨。
采購部:五天30人“逆行”到崗保用料
短短五天時間內,采購部符合防疫要求的員工在小區解封后選擇了“逆行”回廠,這支保障公司生產用料的攻堅隊也從8人擴充到了30人。
3月19日的下午2點,倉儲團隊接到了供貨商的電話,“有一批管材于今天傍晚即將送至上鍋”。料工立即仔細核實材料規格、數量、牌號,并聯系好涉及卸貨清點工作的各環節人員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快到傍晚,送貨車輛如約而至。在對貨車進行各項防疫措施后,倉儲團隊的員工們開始了緊張的卸貨工作,期間行車工的電鈴聲、引鉤工的吹哨聲為疫情下的上鍋增添了一抹靈動的生機。
當裝卸工作完成時,天空已從落日的余暉變成了寂靜的漆黑。此時,收工的倉儲團隊才想起了自己早已饑腸轆轆的腸胃,匆匆忙忙回到辦公桌前和休息室里用起了晚餐。
制造部:生產進度“搶回來”
根據公司“防疫 經營”兩手抓的要求,制造部有序組織好人員“駐廠”“居家”辦公,在滿足防控要求的情況下,最大限度搶回因疫情耽誤的生產進度。
期間,不少員工主動請纓加入駐廠辦公隊伍。有孩子才幾個月的新手奶爸、子女被“打包”送至爺爺奶奶家的雙職工夫妻、帶藥上陣的慢性病員工等等,他們克服了種種困難,守護好他們第二個“家”。
容器車間:千方百計跑出生產“加速度”
連日來,容器車間不少員工沖鋒在第一線、戰斗在最前沿,在做好個人防護措施的同時齊心協力保障車間產能。
人手不齊如何提效率?高速轉機床工李道成、史兆旭利用數字化程序制作專用工裝,既節省了人工計算尺寸的時間,又避免了因人為因素可能產生的誤差;同時他們對刀具、設備、數據進行事先預判,并將質量責任明確到每道工序,進一步提高了產品質量,有序推進了生產進度。遇到生產瓶頸怎么破?在中心筒、集箱管接頭加工過程中,金工一班錢舒根主動出擊,聯合兄弟班組共同攻關,總結出了多套針對不同設備加工不同產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除此以外,車間不少黨員在承擔自身生產任務的同時還接下了不少后勤保障工作,協助安排好駐廠員工的吃、住,志愿服務核酸檢測等。
雖然疫情給城市按下了“暫停鍵”,但車間的生產卻跑出了“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