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共同守“滬” —上海市焊接學會理事單位在行動(六)
三月以來,面對肆虐疫情的挑戰,上海市焊接學會理事所在的單位,一手抓抗疫,一手穩運營,堅守在抗疫生產第一線。
上海市焊接學會理事單位上海市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一批上海特檢人在抗疫中表現特別,值得點贊
“疫”無反顧敢擔當
齊心守“滬”筑安全
——抗疫期間上海特檢人的身影
2022年3月的江南,春寒料峭,正是人們準備擁抱春天的時節,上海卻迎來了一場疫情的倒春寒。我會理事單位上海市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上海市特檢院)立即投入了緊張的疫情防控戰斗。
該院是本市特種設備安全的守護者,是城市安全運行的衛士,職工中有不少學會會員。上海特檢人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創新”的“四特”精神在這場特殊的戰場上留下了上海特檢人的身影。
特檢人“疫”無反顧,主動擔當
3月中旬,“長風街道急需一批志愿者,請黨員同志積極報名。”
接龍!短短半小時,各個群內志愿接龍消息不斷,全院迅速集結了一批志愿者,立刻放下手頭工作,趕赴基層一線,奉獻特檢溫情。
特檢院黨員突擊隊
還有一群特別的特檢志愿者,他們雖身處閉環管理小區,但仍用自己的方式溫暖著大家。焊接學會會員湯健高工、蔡昊處長、焊接博士徐維普主任等都在各自小區做志愿者,爭先為封控居民送物資,協助核酸檢測……
共克時艱,雨夜中的離家逆行者
3月31日,寒潮來襲的雨夜,特檢院29人,來不及安撫好家中親人,來不及多叮囑幾句,匆匆從全市各地趕到一處。凌晨四時在微弱晨光中出發了。
“我們的城市一直在被勇敢的人保護著”,已經退休的64歲馬慶謙高工也成為了其中一員。
雨夜聚集 凌晨出征
盡銳出戰,齊心守“滬”
4月15日,上海特檢人積極響應號召,迅速下沉基層支援一線,盡銳出戰,3小時內,230名員工報名“參戰”,其中黨員124名,連一些生過重大疾病的同志也報了名。特檢人脫下檢驗服,成為確診病例的“服務員”、核酸檢測的“登記員”、秩序維護的“引導員”、物資分發的“運送員”和政策措施的“宣傳員”……微光螢火,匯成星河。
科技質檢,另一種堅守
科技工作是提升特種設備檢驗能級的關鍵,學會會員、科技財務處副處長的薛小龍博士在疫情期間,抗疫、科技兩不誤,體現了特檢人另一種堅守和情懷。3月10日院舉辦雙周講堂,薛博士對科技及技改項目負責人30余人進行科研項目培訓,梳理了項目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講解輔導。
薛小龍博士做講座
為了確保1項總局項目和11項市局項目驗收按期完成,總局市局決定首次采用視頻會議進行驗收。沒有現成經驗可循,負責科研工作的學會會員薛小龍博士、曹志明高工就與歐陽惠卿博士、學會秘書長顧福明博士、許海翔博士等許多相關人員,一邊在社區承擔志愿者工作,一邊積極籌備驗收。反復討論、研究,策劃驗收方案, 4月7日-8日視頻驗收會議的順利完成,為項目服務好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提供科技保障。
科技項目視頻驗收會議
工裝或“大白”,哪里都是戰斗一線!
疫情大考當前,沒有局外人,更沒有旁觀者。上海的特檢人既是普通的職工、檢驗員、檢驗師、科技工作者,也是在上海生活、成長、參與建設發展的普通一員,風雨來襲時,特檢人秉持“大局、奉獻、和諧”的特檢精神,人人響應、人人參與、人人自律,共同守護我們的家園、守護我們的城市!這就是上海特檢人抗疫期間留下的身影……
作者:卞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