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共同守“滬”—上海市焊接學會理事單位在行動(五)
三月以來,面對肆虐疫情的挑戰,上海市焊接學會理事們積極發揮先鋒作用,迅速組織所屬單位,一手抓抗疫,一手保運營,堅守在抗疫生產第一線。
劉霞是全國勞動模范、上海市焊接學會第十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她所在的上海汽輪機廠員工以高度的責任感,以不同的形式奮戰在抗疫工作崗位上,給我們新的感受。
“非必要不返滬”,
守住寶貴的行程綠碼
突然來襲的疫情擾亂了上海正常的生產生活節奏,在上汽訂單管理部有這樣一群奮斗者以高度的自覺,“非必要不返滬”,守住寶貴的行程綠碼,轉輾各地電廠項目現場,為項目有序執行保駕護航。
現場服務經理 朱旭昱
2月底朱旭昱奔赴泰安西部熱源項目現場,3月底接到救火任務后又趕赴西安灞橋項目現場,緊接著4月初又趕赴湖北仙桃項目現場,不足2個月三地山東、陜西、湖北緊急響應,每次啟程都是沖刺。
現場服務經理 項偉
3月初項偉從連云港虹洋項目現場趕赴衢州巨化項目現場消缺,此時上海疫情已經出現明顯增長,當地政策要求必須在酒店隔離14天。隔離期間,項偉仍克服生活困難,線上遠程指導現場消缺。
現場服務經理 趙雪巖
2月中旬趙雪巖被派往河南焦作項目現場進行安裝指導,4月初汕頭垃圾發電項目現場停機消缺,時間非常緊并且任務性質無法線上指導,趙雪巖主動請纓,連夜從焦作輾轉鄭州到達汕頭項目現場,計劃4月中下旬再返回河南焦作項目現場。
據統計,上汽目前在裝的機組超100個,但奮戰在項目現場的現場服務經理(工代)隊伍只有31人,“兜兜轉轉”成為了每一位現場服務經理的“常態”。
復工啦!
汽輪機廠復工啦!
上海市汽輪機廠是我市三月疫情以來最早復工單位之一,為了盡快恢復生產,廠里成立了復工臨時黨支部,保證“防疫經營”兩不誤。在黨支部的指揮下,生產委員呂偉等幾位同志帶領廠內員工,爭分奪秒,積極復工復產,全力拼搏,保證重大項目生產順利推進。
汽輪機車間在第一黨小組長朱善翔同志的帶領下已經開展工作近3周。目前車間每天共有4臺機床運行,復工人員有三擋鉗工加上輔助工共30人左右,朱善翔任安全員和臨時工段長,協調各個工段的刀具和工具配給,保障生產有序進行。
燃氣輪機車間共有2臺機床,3人開展工作,張平華任安全員。在車間東跨的DS框架龍門銑,孔令加和龔江堅守崗位,正在精車魯普莎#2機高壓轉子。
另一邊,拉桿大車的辛明春認真嫻熟的操控著大車對小F燃機中心拉桿進行最后的精車道序,完成后又趕緊聯系工藝處編程組的同事,投入到后續的陽新垃圾發電機組的轉子精車工作上去。
中小件車間鉗工沈利輝是一名安全員。海口#1汽輪機EH油箱原本計劃3月底安裝完工,受疫情影響交付時間將拖期2周,沈利輝帶領團隊共計6人加班加點,努力縮短交付周期。
面對疫情的“倒春寒”,上海汽輪機廠認真貫徹落實集團“防疫經營”兩手抓政策,積極開展復工復產,各車間與時間賽跑,勇挑重擔,為保證項目重要節點攻堅克難,奮戰在防疫生產一線,確保生產不斷檔,封控不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