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焊接學會與上海航天精密機械研究所焊接技術交流會
2020年8月21日,由上海市焊接學會學術委員會和組織委員會牽頭舉辦的上海市焊接學會(以下簡稱學會)和上海航天精密機械研究所(以下簡稱研究所)焊接技術交流會在上海松江區舉行,參加會議的有學會20多位會員和研究所的多位焊接技術專家。
會議由研究所副所長楊學勤研究員主持,楊學勤歡迎學會領導及各位會員前來參加焊接技術交流會,介紹了研究所60年來的歷史,表示通過交流可以提升上海的焊接技術水平,介紹了研究所參會人員。學會華學明副理事長代表學會感謝研究所在百忙之中與學會共同舉辦這次技術交流會,研究所有這么多從事焊接的高學歷技術人員和多位學會的會員,要加強雙方的學術和技術交流。
參會人員一起觀看了研究所宣傳片,感受了研究所乃至我們國家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
研究所趙耀邦博士作了研究所焊接技術發展的報告,報告分三個層次。即研究所簡介、焊接技術概況和十四五發展展望,研究所現有1000多名人員,承擔了國家30%以上的運載火箭的工作,獲得多項科技獎項,主要以輕合金高端智能制造為主;焊接是研究所7項核心技術之一,研究所建立了門類齊全的焊接技術,從事薄壁大直徑鋁合金、輕合金的焊接;十四五將進行數字化、智能化焊接技術的發展,提高效率,關注焊接力學和可靠性。
學會顧福明副理事長介紹了學會1979年成立,目前業務領導為科協,目前有800多會員;同時介紹了學會各專業委員會和咨詢培訓中心。學術委員會每年進行一次大的學術交流和多項交流會;科普和教育委員會專注于焊接技術的科普和教育;宣傳委員會下屬學會刊物、網站和公眾號,每季度向會員免費發放一期刊物,同時在網站和公眾號上發布學會的相關信息;青年工作委員會專注于青年焊接技術人員的成長和交流;組織委員會特別關注各行業青年焊接技術人員的發展工作,使焊接學會成為他們成長的平臺,希望更多青年焊接技術人員加入學會;咨詢培訓中心從事焊接工程師、焊接檢驗師、焊工的培訓考試,合格者發放證書,接受各行各業焊接技術方面的技術咨詢,涉及中國、歐洲、美國等標準。
全體參會人員參觀了研究所陳列室及制造產品和創新基地。研究所原黨委書記、姚全明志愿者在陳列室向參會人員做了熱情洋溢的解說;參會人員仔細觀看了制造的產品和創新基地,感到這么多的成就,離不開60多年來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追求及默默奉獻,同時也感受到了我們國家的經濟實力。
本次交流會使參會會員感受了一些新的焊接技術,為學會與研究所搭建了一個交流的平臺,大家祝愿上海乃至我們國家的焊接技術取得新的佳績。
(一鳴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