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廣應用新一代攪拌摩擦焊技術
現代焊接2013年第8期 記者 鐘欣
上海航天設備制造總廠經過多年研究開發的攪拌摩擦焊技術,重點突破了超大厚板焊接、3D焊接、焊縫跟蹤、恒壓力控制、無“匙孔” 焊接等關鍵技術,目前取得10多項具有完全自 主知識產權的發明專利。這項技術經過十多家企業使用證明性能良好,填補了國內空白,打 破了發達國家對我國的技術封鎖,且價格相對 國外先進裝備降低30%以上。
這一成果雖然來自軍工,但經過進一步開 發和完善可廣泛應用于民用行業。攪拌摩擦焊技術是一種基于微區鍛造的固相焊接技術,在焊 接過程中材料不會發生熔化。這種新技術具有低應力、變形小、綠色、低能耗等突出的特點,特別適用于各系列鋁合金、鎂合金等低熔點輕合金的焊接制造’是焊焊接技術的一次突破性革命。
據介紹,攪拌摩擦焊技術優勢十分明顯。 與傳統的熔化焊接技術相比,攪拌摩擦焊的技術優勢、經濟性優勢以及環境保護優勢主要體 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固相焊接過程,焊縫力學性能高:無氣孔、無合金元素燒損、無熱裂紋;接頭強度超過大多數溶化焊接頭,并且接頭性能一致性良好;
二是焊接過程簡單:攪拌摩擦焊類似于完 全的機械加工過程,無需焊接準備過程,設備維護簡單。并且是完全自動化操作;無需焊接保護氣和填絲;對焊接裝配和焊前清理要求不高,可在任意位置施焊;
三是焊接接頭物理性能好,如導電、導熱性與母材一致、焊縫顏色與母材一致;
四是不會污染環境:沒有弧光、煙塵和飛濺物危害;無紫外線和電磁輻射危害;較低的能量消耗;無噪音,加工過程完全在安靜狀態下進行;
五是高效率:一次可焊厚度大于75mm的焊材,與傳統的熔焊技術相比缺陷發生率更低,可大大 降低返修率,且可通過再次焊接來消除缺陷。在 鋁合金的焊接過程中,每噸級的人工可減少15%。 據悉,在Delta火箭貯箱上使用這一焊接技術,可以節約60%的焊接成本,工作時間從23天減少到 6天。大型復雜結構鋁合金構件使用攪拌摩擦焊 技術,工裝建造成本從61%降低到19%;
六是不易變形,焊材變形只是傳統熔化焊 的十二分之一。資料顯示,攪拌摩擦焊用于GT 賽車中央鋁合金構件的制造,接頭強度比熔焊提高30%。使用攪拌摩擦焊技術制造飛機機身時, 每米焊縫能夠減重0.9公斤。
大量的研究和實踐證明,車輛、飛機采用鋁合金材料是實現輕量化的最有效途徑。高速 列車的制造采用攪拌摩擦焊技術已成為主流趨勢。由于攪拌摩擦焊接頭強度優于傳統的熔焊接頭,并且缺陷率低,還可節約成本,應用于飛機制造已成為必然趨勢。
相對于鋼鐵結構來說,鋁合金結構的船舶具有高速、靈活、節能的特點,因此,采用鋁合金替代原來作為基本的造船材料的鋼鐵,成 了造船業的新趨勢。利用攪拌摩擦焊技術來制造大型船舶鋁合金結構件已勢不可擋。
鑒于攪拌摩擦焊的技術優勢,預計未來五年,我國民用領域各類型攪拌摩擦焊設備的市場容量將超過20億元,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